“洛阳铲。”南叔回答着,手中继续操弄着。
“这东西,不是盗墓贼探寻墓葬时候用的吗?南叔,你不会是?!”我一下震惊的,本来只是猜测手中物件类似于洛阳铲,没想到,得到了南叔本人的亲口承认。
“什么呀,南叔,以前在考古队工作过。不是盗墓贼。”南利看着大家都用异样的眼光盯着南叔,忙出言解释道。
“这洛阳铲,就是凹形探铲。在明朝中期,确实在盗墓中广泛使用。但解放后,文物考古部门对洛阳铲进行改进,用来对地下有无文化遗存进行普查钻探,为文物考古工作做出了贡献,这个东西也已经慢慢转变成了考古工具了。”南叔解释着。
“我靠,吓死我们了。”孙崴捂着心口说道。
“要真是盗墓贼,我们先把你埋了,省的你说话。”南利没好气的骂道,全然忘记了孙崴刚刚挖坑的提议。
“那我开始了!”南叔随便找了个位置站定,大声喊道。
我们不约而同的散开。
只见南叔身体站直,两腿叉开,双手握杆,置于胸前,铲头着地,位于二足尖间,用力向下垂直打探。开口到底,不断将铲头旋转,四面交替下打,保持孔的圆柱形。
“我去,这是什么宝贝!”光哥看的都有些惊奇。
南叔一边用力,一边呼哧带喘的解释道:“洛阳铲因为是要作为挖掘探洞、采集探土之用,故而铲身不是扁形而是半圆筒形,类似于瓦筒状。常见的洛阳铲铲夹宽仅2寸,宽成U字半圆形,铲上部装长柄洛阳铲虽然看似半圆,其实形状是不圆也不扁,最关键的是成型时弧度的打造。长20至40厘米,直径5至20厘米,装上富有韧性的木杆后,可打入地下十几米,通过对铲头带出的土壤结构、颜色和包含物的辨别,可以判断出土质以及地下有无古墓等情况。洛阳铲的制作工序有20多道,最关键的是成型时打造弧度,需要细心敲打,稍有不慎,打出的铲子就带不上土。不仅如此,洛阳铲在制作工艺上更为复杂,通常制造一把小铲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故而只能手工打制。”
“您这个是改良过的吧?”我出言问道。
南叔看了看我,“是啊,随着时代的发展,一般的洛阳铲已经被淘汰,新的铲子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造的,分重铲和提铲,也叫泥铲。由于洛阳铲铲头后部接的木杆太长,目标太大。所以弃置不用,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平时看地形的时候,就拆开。我直接给他变身成了手杖。”
南叔用力把洛阳铲拔出,并从刃部逆铲将土抠下,纵向掰开看断面。
“南利!”南叔突然喊叫起来。
“有什么发现?”南利很是兴奋。
“大花土。这...”南叔很是意外。
“是五花土的意思吗?”我连忙问道。
南叔点点头,我吃惊的长大了嘴巴。
“牛犇,什么意思啊,跟我们说说。”林菲菲不解的问道。
“这五花土是考古学术语,是指挖土坑墓时,会将坑中各层颜色不同的熟土和生土挖出来,下葬后,再将这些混合土回填坑中。在一般情况下,五花土是发现墓葬的线索。 自然土经过开挖和回填二次翻搅,打乱原有层次、颜**限,变成了揉合多种土层的花土,即使花土的年代久远,也不能化合。”我解释着。
“那就是说,这真是个墓碑!”金凤弱弱的问着,忙依偎到光哥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