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笔趣阁 > 唐朝小闲人 >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新型贵族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新型贵族

等到钱大方他们离开之后,这些人便入得大堂,向韩艺行得一礼。

“在下屈中怀,冒昧拜访,打扰之处,还望韩尚书见谅。”

其余几人也都是神色恭谦,彬彬有礼。

要知道以前这些贵族视韩艺于异类,见了面都不愿去正视,一般都是斜目瞟两眼,而如今这种情况正在慢慢改变,韩艺正在被一些贵族所认同。这个就是因为韩艺的那些政策,刚刚出来之时,看上去标新立异,令这些传统贵族无法接受,而如今哪些政策正在慢慢呈现出得好得结果,他们也开始理解,再加上韩艺官越做越大,百姓都很拥护韩艺,他们也没法站在高处俯视韩艺。

“有礼!有礼!”

韩艺微微拱手,又伸手道:“各位请坐。”

随后他们又与郑善行相互行礼,这才坐下来。

韩艺问道:“不知各位造访市署,是为何事?”

屈中怀就道:“我等来此应该与方才那些商人来此的目的一样。”

“腌菜?”韩艺似乎不敢确定。

屈中怀点点头。

韩艺略显诧异道:“可是据我所知,你们一直以来对于买卖之事,都是嗤之以鼻,怎么今日......。”

屈中怀道:“非也,非也,我们并非是对买卖之事嗤之以鼻,其实我家里也都做买卖,出售粮食,从事迹换取所需品,自古以来,哪怕是是圣贤之士,也皆是如此,我们又怎会厌恶买卖之事呢?我们只是认为义重于利,不喜欢那些唯利是图之辈。如郑主事这种商人,我们也是敬佩的很。”

郑善行谦虚道:“过奖,过奖,在下不敢当。”

是黑是白,皆由你们说了算,我还能说什么!韩艺见过太多的贵族,生得是人模狗样,说话也是彬彬有礼,只不过心里都看不起人,很玩味的笑道:“也就是说各位对于腌菜买卖感兴趣?”

屈中怀等人皆是点头。

其中一个最年轻的小伙道:“非但如此,我们其实一直都在研读韩尚书的经济学,并且从中受到不少的启发,我赵家早就在学习韩尚书经济学中的管理思想,采取了雇佣制度,管理自己的耕地,合理分配人力,并且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养一些家禽。”

又有几人开始阐述自己对于经济学的理解。

从他们的话来看,他们还真不是在恭维韩艺,他们是真的在学习,只不过他们看重的是生产,是管理,而不是倒卖,而且他们说话的时候,显得非常的兴奋,这令人韩艺非常的震惊。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资本主义,宋明时期都出现规模化作坊,但是,只在发达城市出现过,乡村是从未出现过资本化的现象,几千年来,乡村都是延续着小农经济,直到新中国成立后。

而这些人可都是乡村里面的大家族,不是生活在长安城内的。

韩艺也没有想到自己已经影响到乡村地区了。

这对于他而言,也是极大的鼓舞,于是收起自己那小心眼,积极的跟他们聊了起来,发现他们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开明一些。

其实贵族是最不迂腐的群体,他们更容易的接受新的事物,因为他们的思想是自由、开放的,毕竟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跟皇帝是平起平坐的,没有人可以约束他们的思想,春秋时期也几乎是贵族在推动变法,在求变,只是说他们自己的原则,有些东西,是坚决反对的,这是他们立足之本。当然,其中也有一些迂腐份子,但是迂腐也是说明他的思想自由,因为他们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乞丐倒是想迂腐,可他没有迂腐的资格。

在贵族的年轻一代中,又不少人已经开始接受了新得思想。

他们之所以看重这一回的腌菜买卖,不是说对于这个很感兴趣,或者他们认为这里有极大的利润,而是他们也想试一试,长安的改变他们都看在眼里。原本郑家在长安算不得富裕的家族,因为郑家的大本营是在荥阳,在关中地区没有多少土地,而如今郑善行一人的财富,比长安郑家所有人加在一起的财富还要多,走在街上,十个里面有五个穿得是自由之美的服侍,他们都看在眼里,他们也都认为,如果再不改变,就可能会被取代。

他们虽是老派贵族出身,但是他们思想上的转变,让他们靠向以韩艺为首的新贵,推崇商业,推崇贤者六学,因为事实说明一起,儒道之学并不能使人致富,但是贤者六学可以。

比起钱大方他们而言,屈中怀等人更多是向韩艺取经,他们是新人,很多地方都弄不清楚,韩艺也一一为他们解释,比起方才有耐心多了,倒不是因为他们是贵族,而是因为他们推动乡村的资本化进程,因为韩艺的政策是反小农经济化的,他从来没有赞成过小农经济模式,他积极得在转变这一点,这就需要他们这些新贵的支持。

谈了一个多时辰,方结束,整个过程都非常的融洽。因为他们这些贵族都表现的非常谦虚,不耻下问,韩艺自然也不会跟他们计较以前的事。

等到他们走后,韩艺轻轻出了口气,又摇摇头道:“这真是没有想到啊!”

郑善行呵呵道:“这有什么想不到的,这些高门大姓又不是圣人,他们吃得也是五谷杂粮,也向往富裕的生活。”

“话是这么说,可是他们向来就看不起我,而如今却上门求教,难道我不应该感到诧异吗?”

“这都是一两年前的事了。”郑善行笑吟吟道:“如今外面的人可都认为,跟着你混,哪怕给你当马夫,也胜过做地主。”

“真的假的?”

“骗你作甚。”郑善行道:“像陶土、钱大方他们这些商人就不说了,就连你们凤飞楼的杜祖华、熊弟都成为长安有名的富豪,可他们以前是干什么的?这大家可都看在眼里,你不信你就去外面招马夫,只怕不比参加科举的人少。”

韩艺呵呵道:“看来今后想跟我一块吃饭,得先给钱。”

“你可不缺这点钱。”

郑善行哈哈一笑,又道:“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方才来得可都是年轻一代,但也都过了弱冠之年,当他们成婚之后,可能要面临着分家的境遇,他们家族是有钱,但是一旦分离了,财富就会变得很少,他们也得想办法扩大家业,要么就兼并土地,要么就是入仕,可是兼并土地是违法的,再加上你的雇佣制,导致百姓更加愿意将土地租借给商人,然后去作坊工作,而非去给人当佃农,入仕也不能够马上积累财富,如今商业发展的这么好,他们选择商业,其实合情合理。”

韩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你应该早跟我说这些。”

“你料事如神,我以为这都在你的计算之内。”

“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

郑善行哈哈一笑,道:“那我们就说说那一失之外的九百九十九得吧。你真的打算从金行贷款,先去凉州将作坊建好?”

“我都说出去了,这还能有假?”韩艺道。

郑善行好奇道:“可你为何这么做?我还没有听过,先将作坊建好,然后再等商人去,一般不都是商人自己去建么。纵使你想要将这工程全部揽下,那也得等到与商人签订契约之后,再去建,犯不着这么着急。”

“我这不是赶时间么。”

韩艺无奈的叹了口气,道:“吐谷浑的情况,我也跟你说过,他们必须得靠盐来恢复经济,或者从盐的贸易中,从我们中原获取他们缺乏的商品,咱们是能够慢慢来,他们可等不了了,这盐制好,马上就会运来中原,如果我等商人考虑好之后,在晃悠悠去那边建作坊,这得要多久,我干脆先建好了,他们去了就直接能够开工,反正这买卖只要用心做,一定不会亏的,一来少,二来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因为一旦水路交通发展起来,这需要非常多的干粮,那边可还有海运在发展。”

“原来如此!”郑善行笑着点了点头,韩艺做事永远都是走一步,看五步,这也是他成功的原因,又问道:“贤者六院那边的情况如何?”

韩艺呵呵道:“还算是不错,报名的人挺多的,只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够考得上,我还真希望能够找几个被埋没的算术天才,目前户部太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了,不然的话,什么都得我来做,我得累死去。”

“看来我跟张侍郎并未帮到你太多忙。”

“我可没有这么说,这是两回事,因为就财政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数据,儒道思想不管用,我作为户部尚书,要是重义不重利的话,那我天天得想办法给你涨工钱,财政迟早会给我败完的,如果想要将财政管理好,需要一个非常详细的数据库,而这就需要这方面的天才。”

郑善行点了点头,如果一个家,让君子管钱,那能管得住钱么,君子怎么可能会在乎这柴米油盐的小钱,但是这积少成多呀,又道:“你这一期的大唐日报可是看着吓人呀,这么多重要消息同时发出,只怕大家一时半会都还无法消化。”

“我倒想一步步来,可是时机到了,硬着披头也得上啊!”韩艺摇摇头,突然想起什么似得,问道:“我回来这么久怎么没有看见卢公子,我还想感谢他夫人为无衣接生了。”

郑善行道:“卢兄就在西市呀,我方才可还见到他。”

“是吗?他来西市买东西?”韩艺好奇道。

“你不知道卢兄在西市开了一家药铺么?”

“不太清楚!”韩艺摇摇头,又惊讶道:“他干嘛来西市开药铺,难道在我北巷不好么?”

郑善行哈哈一笑,道:“你北巷才多大,租金又贵,而西市地方可比你北巷多了,随着商人越来越多,连南面的那块空地都建了商铺。”

韩艺道:“也就是说卢公子开了一家大药铺。”

郑善行点点头,道:“你与其在这里问我,何不与我一块过去看看。”

“走吧!”

二人出得市署,来到西市大街上,只见这人来人往,比以前最热闹的时候还要热闹,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买卖,不是什么都自己做了,这只能说长安是京都,这里的工商业发展的最为迅猛,大家赚得是货币,而不是粮食,也没有空在家编制草席,都上集市购买。

这也是韩艺向商人保证的,如今正一步步实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