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兄这成天在县里混日子,其实是没有在村里自由自在的,起码村里还有座山让他折腾呢,所以没两天他就烦了腻了。
看看日子差不多快过年了,自己也不好一直在外头混,哪怕住大姐家也不好啊,又想着自己应该不会那么点背回村又被缠上吧,于是骑上自己新倒腾来的二八大杠,再加上自己倒腾的年货就准备回村去。当然了,回村之前还得去接上放假了的自家二姐,载她一起回家。
要过年了,这年货当然是少不了的嘛!
郑昭都结婚了,这过年当然是要在婆家过年,哪怕回娘家也是要等初二的事儿的,她还是不能免俗!但哪怕是结婚了,这给家里准备的年货她依然没有落下,就像每个月四分之一的工资依然给到家里一样,这年货当然她也准备上一份,这是她作为子女应尽的义务,也是她对家里的一份心意。哪怕还没没结婚的妹妹弟弟也准备了家里并不差她那么一份年货,她依然还是准备了。
对于郑昭依然给家里四分之一工资,过年过节也少不了各种礼品这件事,她丈夫虽然不曾反对过,但家里婆婆对她这一点一直颇有微词。
毕竟在世俗观念中,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仿佛就不再是自己娘家的一份子一样,不过是婆家其实也总是像是个外人,整个人生生被割裂开来,仿佛成了没有家的人一样。而嫁人了还拿东西回娘家什么的,哪怕是自己赚的钱,在大部分眼中那也是在抠婆家的墙角。
如此这般,郑昭婆婆如何能对她没有意见呢,最开始完全是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模样,反正不管是对郑昭还是郑家都是嫌弃得不得了,根本就不懂小儿子为什么会看上她这么一个乡下姑娘。只可惜小儿子自小有自己的主意,别人根本就做不了他的主,所以想要跟小儿子念叨些什么让他好好管管自己媳妇别总拿钱给娘家之类的也没用。这种情况下婆婆就更讨厌郑昭了,要不是他们小两口并不跟公婆住一起,大概郑昭还得喜提恶婆婆一枚吧?
倒是郑昭大嫂对她总能能补贴娘家很是羡慕,只可惜自家丈夫并不像自家小叔那样支持弟妹地支持自己,自己赚的也没有弟妹多,所以偶尔能往娘家送点东西就不错了,根本不用幻想每个月拿四分之一工资给娘家这件事。当然了,羡慕羡慕着就酸了,也是很正常的事儿,再加上自己要跟公婆一起住,不像他们小两口自己住那么自由,就更让人发酸了。
不过别人对自己的嫌弃也好讨厌也罢,哪怕是羡慕嫉妒恨了,郑昭也都没有在乎过。曾经她也是个心思敏感的人,别人对自己说点什么,不管好坏都会让自己在心里反反复复地琢磨,想着对方到底是什么意思,也导致了自己心理状况越来越不好。若不是妹妹和弟弟开导自己,不断地陪着自己,才让自己慢慢放开心胸不要去想那么多,只在乎自己在乎的人就行了。以前郑昭只在乎自己和家人,如今多了个丈夫,以后可能还会有自己的孩子,而其他人着实已经引不起她的在乎了。
当然在乎不在乎的,也不可能因为不在乎就对丈夫的家人一脸冷漠,那多影响家庭和谐呢,虽然心里不在乎公婆大哥大嫂的脸色和对自己的意见吧,但面上功夫还是可以做一些的。
说实话,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能自己种粮种菜养鸡养猪的乡下,其实要比只能凭着钱票指着供应的城里生活要好上许多了。等雕兄时不时给大姐家,顺便也给她公婆家送上一些肉蛋菜让他们能改善生活,便是大嫂坐月子的时候发愁没什么好东西吃补身体好给娃喂奶的时候也直接二话不说给送了好几只鸡让她坐了个叫不少人都羡慕的月子,之后他们也就再也对郑昭生不出什么不满了。郑家这样三天送一次菜五天送一次肉的架势,真不知道应该算是谁在补贴谁呢!
大概发现郑家是个相当不错的好亲家(能给肉的都是好亲家),郑昭婆婆自然不再反对郑昭往娘家送东西,甚至自己攒了点什么东西都会拿给郑昭让她送家里去。大嫂也是一样,她自然是感念郑家总是给自家送肉蛋菜,甚至还有白大米,叫自己坐月子一点罪没受,自家孩子也够奶吃,抱出去一比起那些不够吃的,瘦瘦黄黄的娃,自家孩子完全是白胖得跟个年画娃娃,甚至自己娘家都能分到一些,自家爸妈对自己也越来越看重,所以有点什么好东西她也都愿意想着郑昭,特别是乡下比较难买到的什么布料点心之类的通通都给她留着呢。
就这样,你拿一点我拿一点的,再加上郑昭和自己丈夫给家里准备的东西,等雕兄骑着车到大姐家的时候,就看到一个大竹筐在等着自己,“大姐,你怎么准备这么多年货呢,家里哪儿用得上那么多呢?”你可别把自个家给掏空了。
郑昭如何不知雕兄是不想给自己增添负担,不然往日里他也不能隔三差五地就以爹娘的名义给自己送东西来,她可是知道,哪怕如今自家爹娘没像以前那般只想着弟弟,但是想着自己和二妹的时候也不多呢,定是弟弟自己为了让自己日子好过些才给准备的东西。拍了拍丈夫的手臂让他帮忙把竹筐给固定到车后架上,“我家婆婆和大嫂也送了些,不全是我和你姐夫准备的,你放心好了!家里不还要给爷奶送一些年货么,还有里面的布料,小叔家望弟堂妹过年后不是要结婚么,你拿给她让她自己给自己做身衣服,好有新衣服穿出门。还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