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跃有点迷糊,这家伙看出来自己家赚钱了不成?怎么就上这来借了?
于妈笑着下地,然后到柜子里掏了一阵,不一会,拿出五十块钱笑着走向生老三,然后递了出去。
干嘛啊?
打发叫花子呢啊?人家张个口,你就借五十?
这不是老妈的作风啊!
正纳闷呢,更让他迷糊的事情发生了,那生老三接过五十块钱竟然分外开心,连说老于大嫂是好人啊……
“回去吧,过年给孩子买点好吃的,买两件好衣裳穿,孩子都不小了。”于妈说。
五十!给孩子买点吃的,再买点衣服,妈妈,你那是美金么?
生老三闻言笑容收敛,很不好意思的点点头,一副受教的模样,乖巧中带着自卑。
这点于跃倒是理解,毕竟这么大岁数的人,当然能听明白妈妈的意思,你们过的不好就算了,可别委屈了孩子啊。
生老三揣在五十块钱走了,母亲还送了送,屋里的于跃还听生老三搁那不住的感谢,更是凌乱不已。
见老妈回来了,于跃忍不住道:“妈,那大个人开回口,就给五十啊?”
于妈闻言一愣:“那还给多少啊?”
于跃懵了,老妈这么不明白事理么?虽然这生老三饥荒不少,但也不是不还,只是今年粮钱下来了就把早欠的还上,来年下来了再按顺序还,有点走流水账的意思,虽然一直还不完,还可能越欠越多,但总算还没瞎了谁家钱,当然,如果有一天他死了,那肯定就有些人的瞎了,问题是现在还年轻力壮,死不了,于跃记得后来这家伙得脑血栓了,也是喝酒喝的,但那都是七八年之后了,现在还不算危险,所以借钱也不用怕的。
“五十够干啥啊,都买不着啥玩意,咋的也得借两千啊。”于跃说。
于妈闻言笑了,笑的于跃莫名其妙,然后道:“你以为他真是来借钱的啊?”
“不是么?他不说没钱过年了,借点么?”于跃迷糊道,自己没听差啊。
“那就是好听的说法,哪是真借啊,是来要来了。”于妈说。
“要?”于跃愣了一下,要饭啊这是!
“嗯呢,不只是咱家,全屯子他每家都会去,说是借,其实就是要,一家给那么二十三十的,就够过年的了。”于妈笑了一下又道:“这还是看咱家今年不紧巴,去年我才给二十啊。”
于跃更迷糊了:“去年也要了?我咋不知道呢?”
“你每年回家在家呆着了?不是跑这去了就是颠那去了,你能知道啥?”于妈说着心里还颇为高兴,今年儿子好,哪也不去,就在家陪自己说话了。
“啊,合着都惯犯啦。”于跃恍然大悟。
“嗯呢,前年开始的,前年他家柴火垛失火了,柴火(玉米杆,农村烧火用)都烧光了,然后就按家要钱买东西烧火。”于妈道。
于跃了然,这种事村里也常见,还得说农村人淳朴,一家有难八方支援,像生老三这样的还算正常,于跃记得还有个更奇葩的老太太,自己一个人过,家里有私房钱,但她儿子不孝顺,总是千方百计的从她手里弄钱,所以有一次家里着火了,老太太跑出来了,然后他儿子问屋里有没有钱啊。
老太太说没有。
他儿子一见火也不小,里边也没钱,更没啥值钱的东西,等房子烧完再说吧。
一个小土房,烧了也没办法,毕竟农村,不习惯叫消防车,因为等叫来了房子也烧完了。
火灭了之后老太太急忙进了房子里,然后一看柜子傻眼了,烧散架子了,里边的衣服啥也都着了,至于柜子里藏得那一万块钱也都没了。
哇的一声,老太太坐地下就哭上了。
他儿子一问之后,气够呛,也不管老太太了,起身就走了。
于是,老太太仅剩的一万养老钱没了,房子也没了,儿子也不理她了,她就挨家挨户的收钱,一家要一百。
虽然农村条件一般,但谁家也不差那一百块钱,没要到你头上也就算了,要到了你还不给,这不把老太太往死里逼么,老话说得好,寻思起来良心难安,所以大家也都二话不说的给了,那老太太这才没有穷途末路,否则没准一杆火上来就过去了。
在大家的帮助下,一万块补回来,左邻右舍帮着把房子弄了一下。
于跃没想到这生老三年轻力壮的也搞了这么一次,不过也可以理解,公交车上残疾人也和老人划等号,无可厚非。
于妈又道:“整了那么一次,他就尝到甜头了,所以去年过年也收钱了,今年这不又来了么,也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要不是我看他们家那小闺女可怜,我就不给了!”
于跃闻言心中一叹,妈心好了一辈子,善良了一辈子,可是老天爷咋就那么不开眼呢?
“给!”于跃道:“以后年年来年年给,一年比一年多!”
于妈愣住了,这败家孩子,有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