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笔趣阁 > 踏着浪前行 > 第111章 文章的立意是灵魂

第111章 文章的立意是灵魂

“原老师,我无法形容对您的感激之情,只有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的决心。”我激动得找不出话来感谢他。只感觉我又一次遇见了生命中的贵人,而且是能开启我心智,用知识引领我走向光明前程的那种贵人。我浑身充满了力量,感到满满的幸福。比吃什么美味,穿多么时髦的衣服,得奇珍异宝还要高兴!

原老师从抽屉里拿出我写的那篇通讯稿递给我说:“我看了看,素材和结构还是不错的。作为歌颂英雄的报道,事迹还显单薄了点。另外,我们写英雄,是要达到让更多的人学习他的精神。起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所以要从事迹中提炼出某种发光的思想,催人上进的亮点出来。你这个是写黑板报的水平。你去把叶显文,朱爱平叫来,我们开个学习研讨会,让大家对写长篇通讯报道有个共同的认识和提高。

“你把写这个稿子的初衷给大家讲一讲。”原老师对我说。

“金康已是我们单位有名的劳模了。在收集他的先进事迹时,最让我受感动的是,在塌方时,他勇敢地跳下翻滚下陷的泥石流,去救人这一幕。我亲眼见他没听别人劝阻,毅然作出下坑救人的决定,他腰系粗绳,几次伸手去拉被埋了半截身子的工人,几次被石头咂得东倒西歪。最后被拉上来血肉馍糊的惨状。至今还沥沥在目。所以,我想把英雄救人全过程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模范在做英雄事。这就是我这篇稿子的发力点。”

“你们两个谈谈看法。”原老师说。

“我觉得这篇稿子还是不错的。只要稍加修改就可以发稿了。”朱爱平是个羞涩的小伙子。他对别人的评价也是带有一种羞涩的语气。

“金康现在是领导干部,一个干部敢于不怕牺牲去抢救工人。这是值得所有干部学习的事迹。我觉得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力度。”叶显文认真地说。

“这样吧,我这里有一篇新华记者,朱穆之谈撰写《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录》文章全过程。我们今天来认真学习一遍。找出其中精华,对照月明这篇初稿,找出差距。作为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我相信大家都会有不小收获的。”

原老师让我们三个人轮流读,每读一段就停下来讨论。经过半天的研讨,我突然明白了我的这篇初稿的差距在哪里了。就是见物不见人,见人没见神。只写了惊心动魄的场面。没有挖掘出英雄善良真诚的高尚人格品德出来,他虽然是英雄,但时刻没忘当一个领导的责任;是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支撑了他英勇救人,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我把想法讲出来后。叶显文说:“非常认同你的理解”。

“如果按这种想法修改会更加丰满一些。”朱爱平细声细语的说。

原老师站起来,点燃一支烟后,对我们三个人说:“言为心声。你写的东西达到什么水平,是由我们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决定的。朱穆之这篇谈写作焦裕录的文章精华在于,他不但生动细致挖掘了先进事迹。精髓在于选择了突出“县委书记的榜样”这个命题。把这篇的立意高度,广度,深度拔高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了。让全国的县委书记都来向他学习,也可以说是让广大领导干部都明白怎样做才是一个合格党员,领导干部。你们说是不是一个写作的典范?

我们写这篇通讯报道,也要从他为广大基层干部的示范作用出发,起到教育一大片党员,基层干部的作用,这篇文章就属于高质量的好文章了!

今天我为什么安排大家边学习边讨论呢。就是希望大家从别人走过的弯路中受到启发。学到专业知识,学到方法,从对照中找到不足,磨刀不误砍柴功,我看今天几位应该都是受益不浅吧。”

我放下笔,对原老师说:“这种形式的研讨比单个人闷着看书效果好多了。”

“过去是只言片语学过一些写作业务知识,象今天这么开肠破肚来解析高水平写作技法,还是第一次。真的是受益匪浅。”叶显文激动地说。

朱爱平直点头,说收获不小。

原老师满意地笑了笑道:“这种方式我们要坚持下去。我建议你们把本年度的《红旗》杂志通读一遍。特别是每期的社论要细读。你可以从中了解到国家当前的政治方向和趋势。思想认识才能与时代潮流合拍。

毛主席的《矛盾论》、《实践论》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几篇文章,是提高大家思想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必修课。每学一篇,都要做好笔记,写出学习心得。

小叶你要作个学习计划,负责召集每周一次今天这样的研讨会。最好是安排在星期天。因为平时要下到基层去作调查研究。

时不待我,只争朝夕。我希望你们抓紧一切时间认真学习,结合实际认真思考。用最短的时间,把上面说的三个方面,大幅度提高一步。”

我看原老师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想法。难道他有什么急事在等待我们去作吗?

我返回队里,对金队长进行重新采访。这次我理了一个提纲。我问他:“金队长,是什么原因支配着你,下到泥石翻滚的漩涡坑里去救人,难道你不知道这种行动可能就是九死一生吗?”

“小汪啊!这么跟你说吧,我完全知道那是一种玩命的抢救行为。但我没怕。是什么原因呢?我人生中两次遇险,就是被别人救活过来的。如果没有别人冒险救我,我早已骨头打鼓了。所以当别人需要我去救他时。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也会奋不顾身的去全力作最后一拚。”

原来他有两次在生命垂危时,是别人奋不顾身,拼死相求之恩。他已被英雄行动所感动,他对英雄的崇敬已置入脑海之中,遇到需要献身时,毫不犹豫的去奋斗抢救。自己又是一队之长。在职工生命危机时,还能袖手旁观吗?完全是出于职责本能的行为。

一篇由我主笔,集体讨论,原老师亲自斧正,题目为《工作上的劳模,危险时的英雄》的长篇通讯报道,在省报发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