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笔趣阁 > 大帝修仙 > 西晋行政区划

西晋行政区划

最快更新大帝修仙最新章节!

三国时魏有十二州,吴有四州,蜀有一州,西晋将吴、魏分治的荆州、扬州合并,得十五州。晋武帝从原凉州中分出了秦州,从益州分出了梁州、宁州,从幽州分出了平州,共计十九州。晋惠帝分荆、扬置江州,晋怀帝分荆、江、广三州置湘州,最终得二十一州。

西晋各州的长官仍称刺史,而且制度进一步明确,其辅官有别驾、治中、诸曹从事等。郡的长官仍称太守,而各诸侯王国的长官则称内史。县的长官仍然是县令或县长。

西晋的诸侯王体制与前几朝有很大区别,虽然仍然有自己的封地,但是却不“就国”,而是继续在朝廷任职。于是虽然各王在自己封地的权力与东汉、三国时一样,仅限于财政收入而无任何实权,但他们在朝廷掌握的政权兵权却成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日渐权大的诸王引起了“八王之乱”,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晋书?地理志》郡县表

司州州治洛阳

河南郡,郡治洛阳县,共下辖洛阳县、河南县、巩县、河阴县、新安县、成皋县、缑氏县、阳城县、新城县、陆浑县、梁县、阳翟县12县。

荥阳郡,郡治荥阳县,辖荥阳县、京县、密县、卷县、阳武县、苑陵县、中牟县、开封县8县

泰始二年(266年),析河南郡复置荥阳郡

弘农郡,郡治弘农县,辖弘农县、湖县、陕县、宜阳县、黾池县、华阴县6县

上洛郡,郡治上洛县,辖上洛县、商县、卢氏县3县。泰始二年(266年),析京兆郡置上洛郡。

平阳郡,郡治平阳县,辖平阳县、杨县、端氏县、永安县、蒲子县、狐讘县、襄陵县、绛邑县、濩泽县、临汾县、北屈县、皮氏县12县。

河东郡,郡治安邑县辖安邑县、闻喜县、垣县、汾阳县、大阳县、猗氏县、解县、蒲坂县、河北县。

汲郡,郡治汲县辖汲县、朝歌县、共县、林虑县、获嘉县、修武县。泰始二年(266年),析河内郡置汲郡

河内郡,郡治野王县,辖野王县、州县、怀县、平皋县、河阳县、沁水县、轵县、山阳县、温县。

广平郡,郡治广平县,辖广平县、邯郸县、易阳县、武安县、涉县、襄国县、南和县、任县、曲梁县、列人县、肥乡县、临水县、广年县、斥漳县、平恩县。

阳平郡,郡治元城县,辖元城县、馆陶县、清渊县、发干县、东武阳县、阳平县、乐平县。“清渊”:《晋书·地理志》作“清泉”,此避唐高祖李渊讳更名。

魏郡,郡治邺县,辖邺县、长乐县、魏县、斥丘县、安阳县、荡阴县、内黄县、黎阳县。

顿丘郡,郡治顿丘县,辖顿丘县、繁阳县、阴安县、卫县。泰始二年(266年),析魏、阳平二郡置顿丘郡。

兖州州治廪丘

陈留国,郡治小黄县,辖小黄县、浚仪县、封丘县、酸枣县、济阳县、长垣县、雍丘县、尉氏县、襄邑县、外黄县。

濮阳国,郡治濮阳县,辖濮阳县、廪丘县、白马县、鄄城县。咸宁三年(277年),析东郡置濮阳国

济阴郡,郡治定陶县,辖定陶县、乘氏县、句阳县、离狐县、宛句县、己氏县、成武县、单父县、城阳县。“宛句”:《汉书》、《隋书》均作“冤句”

高平国,郡治昌邑县,辖昌邑县、巨野县、方与县、金乡县、湖陆县、高平县、南平阳县。泰始元年(265年),改山阳郡置高平国。“湖陆”:《晋书》作“陆湖”,今考,应从《汉书》、《后汉书》等作“湖陆”

任城国,郡治任城县,辖任城县、亢父县、樊县。

东平国,郡治须昌县,辖须昌县、寿张县、范县、无盐县、富城县、东平陆县、刚平县。

济北国,郡治卢县,辖卢县、临邑县、东阿县、谷城县、蛇丘县。

泰山郡,郡治奉高县,辖奉高县、博县、嬴县、南城县、梁父县、山茌县、新泰县、南武阳县、莱芜县、牟县、巨平县。“南城”:《晋书》作“南武城”,今考,应从《宋书》、《隋书》等作“南城”“牟”:《晋书》作“东牟”,今考,应从《汉书》、《宋书》等作“牟”。

豫州州郡陈县

颍川郡,郡守许昌县,辖许昌县、长社县、颍阴县、临颍县、郾县、邵陵县、??陵县、新汲县、长平县。

汝南郡,郡守新息县,辖新息县、南安阳县、安成县、慎阳县、北宜春县、朗陵县、阳安县、上蔡县、平舆县、定颍县、灈阳县、南顿县、汝阳县、吴房县、西平县。惠帝年间,析汝南郡置南顿郡,治南顿。

襄城郡,郡治襄城县,辖襄城县、繁昌县、郏县、定陵县、父城县、昆阳县、舞阳县。《晋书》作泰始二年(266年)置,今考应为魏末所置。

汝阴郡,郡治汝阴县,辖汝阴县、慎县、原鹿县、固始县、鲖阳县、新蔡县、宋县、褒信县。泰始二年(266年),析汝南郡复置汝阴郡。惠帝年间,析汝阴郡置新蔡郡,治新蔡。

梁国,郡治睢阳县,辖睢阳县、蒙县、虞县、下邑县、宁陵县、谷熟县、陈县、项县、长平县、阳夏县、武平县、苦县。惠帝年间,析梁国复置陈郡,治陈县。长平县:前已见于颍川郡,疑重复。

沛国,郡治相县,辖相县、沛县、丰县、竺邑县、符离县、杼秋县、洨县、虹县、萧县。“竺邑”:《汉书》、《隋书》均作“竹邑”。

谯郡,郡治谯县,辖谯县、城父县、酂县、山桑县、龙亢县、蕲县、铚县。

鲁郡,郡治鲁县,辖鲁县、汶阳县、卞县、邹县、蕃县、薛县、公丘县。“蕃”:《晋书》作“番”,今考,应从《汉书》、《后汉书》作“蕃”。

弋阳郡,郡治弋阳县,辖弋阳县、西阳县、轪县、蕲春县、邾县、西陵县、期思县。

安丰郡,郡治安风县,辖安风县、雩娄县、安丰县、蓼县、松滋县。

冀州州郡信都

赵国,州郡房子县,辖房子县、元氏县、平棘县、高邑县、中丘县、柏人县、平乡县、下曲阳县、鄡县。

巨鹿国,郡治廮陶县辖廮陶县、巨鹿县。

安平国,郡治信都县,辖信都县、下博县、武邑县、武遂县、观津县、扶柳县、广宗县、经县。

平原国,郡治平原县,辖平原县、高唐县、茌平县、博平县、聊城县、安德县、西平昌县、般县、鬲县。

乐陵国,郡治厌次县,辖厌次县、阳信县、漯沃县、新乐县、乐陵县。

勃海郡,郡治南皮县,辖南皮县、东光县、浮阳县、饶安县、高城县、重合县、东安陵县、蓨县、广川县、阜城县。

章武国,郡治东平舒县,辖东平舒县、文安县、章武县、束州县。泰始元年(265年),析勃海、河间二郡置章武国。

河间国,郡治乐城县,辖乐城县、武垣县、鄚县、易城县、中水县、成平县。“易城”:《汉书》、《后汉书》均作“易”,无“城”字

高阳国,郡治博陆县,辖博陆县、高阳县、北新城县、蠡吾县。泰始元年(265年),析中山、安平、河间三郡置高阳国。

博陵郡,郡治安平县,辖安平县、饶阳县、南深泽县、安国县。

清河国,郡治清河县,辖清河县、东武城县、绎幕县、贝丘县、灵县、鄃县。

中山国,郡治卢奴县,辖卢奴县、魏昌县、新市县、安喜县、蒲阴县、望都县、唐县、北平县。

常山郡,郡治真定县,辖真定县、石邑县、井陉县、上曲阳县、蒲吾县、南行唐县、灵寿县、九门县。

幽州州治涿县

郡名郡治县数下辖县名备注

范阳国涿县8涿县、良乡县、方城县、长乡县、遒县、故安县、范阳县、容城县

燕国蓟县10蓟县、安次县、昌平县、军都县、广阳县、潞县、安乐县、泉州县、雍奴县、狐奴县

北平郡徐无县4徐无县、土垠县、俊靡县、无终县

上谷郡沮阳县2沮阳县、居庸县

广宁郡下洛县3下洛县、潘县、涿鹿县

代郡代县4代县、广昌县、平舒县、当城县

辽西郡阳乐县3阳乐县、肥如县、海阳县

平州州治襄平咸宁二年(276年),析幽州之辽东、昌黎、玄菟、带方、乐浪五郡置平州

昌黎郡昌黎县2昌黎县、宾徒县

辽东国襄平县8襄平县、汶县、居就县、乐就县、安市县、西安平县、新昌县、力城县

襄平县为东夷校尉所在地

乐浪郡朝鲜县6朝鲜县、屯有县、浑弥县、遂城县、镂方县、驷望县

玄菟郡高句丽县3高句丽县、望平县、高显县

带方郡带方县7带方县、列口县、南新县、长岑县、提奚县、含资县、海冥县

并州州治晋阳

太原国晋阳县13晋阳县、阳曲县、榆次县、于离县、盂县、狼孟县、阳邑县、大陵县、祁县、平陶县、京陵县、中都县、邬县

上党郡潞县10潞县、屯留县、壶关县、长子县、泫氏县、高都县、铜鞮县、涅县、襄垣县、武乡县

西河国离石县4离石县、隰城县、中阳县、介休县

乐平郡沾县5沾县、上艾县、寿阳县、轑阳县、乐平县

雁门郡广武县8广武县、崞县、??陶县、平城县、葰人县、繁畤县、原平县、马邑县

新兴郡(晋昌郡)九原县5九原县、定襄县、云中县、广牧县、晋昌县。惠帝改新兴郡为晋昌郡,后复旧名。

雍州州治长安

京兆郡长安县9长安县、杜陵县、霸城县、蓝田县、高陆县、万年县、新丰县、阴般县、郑县

冯翊郡临晋县8临晋县、下邽县、重泉县、频阳县、粟邑县、莲芍县、郃阳县、夏阳县

扶风郡(秦国)郿县6池阳县、郿县、雍县、汧县、陈仓县、美阳县

惠帝改扶风郡置秦国

安定郡临泾县7临泾县、朝那县、乌氏县、都卢县、鹑觚县、阴密县、西川县

北地郡泥阳县2泥阳县、富平县

始平郡槐里县5槐里县、始平县、武功县、鄠县、蒯城县。泰始二年(266年),析扶风郡置始平郡。

新平郡漆县2漆县、汾邑县

凉州州治姑臧

金城郡榆中县5榆中县、允街县、金城县、白土县、浩亹县

泰始五年(269年),划金城郡入秦州;太康三年(282年),撤销秦州,金城郡还属凉州

西平郡西都县4西都县、临羌县、长宁县、安夷县

永嘉五年(311年),析西平郡置晋兴郡,领晋兴、枹罕、永固、临津、临鄣、广昌、大夏、遂兴、罕唐、左南等县,治晋兴

武威郡姑臧县7姑臧县、宣威县、揖次县、仓松县、显美县、骊靬县、番和县

永宁元年(301年),析武威郡置武兴郡,领武兴、大城、乌支、襄武、晏然、新鄣、平狄、司监等县,治武兴

张掖郡永平县3永平县、临泽县、屋兰县

西郡日勒县5日勒县、删丹县、仙提县、万岁县、兰池县

酒泉郡福禄县9福禄县、会水县、安弥县、骍马县、乐涫县、表氏县、延寿县、玉门县、沙头县

元康五年(295年),析酒泉郡之沙头县,敦煌郡之冥安、宜禾、伊吾、深泉、广至五县,再新设会稽、新乡二县,合共八县置晋昌郡,治冥安

“冥安”:《晋书》作“宜安”,《元和郡县志》考,应作“冥安”

“深泉”:应为“渊泉”,避唐讳更名

敦煌郡敦煌县12昌蒲县、敦煌县、龙勒县、阳关县、效谷县、广至县、宜禾县、冥安县、深泉县、伊吾县、新乡县、干齐县

西海郡居延县1居延县

秦州州治冀县

上邽泰始五年(269年),以雍州陇右五郡及凉州之金城、梁州之阴平,合七郡置秦州,镇冀城

太康三年(282年),秦州并入雍州;太康七年(286年),复置秦州(无金城郡),迁治上邽

陇西郡襄武县4襄武县、首阳县、临洮县、狄道县

惠帝年间析陇西郡之狄道、临洮、河关三县,又新设洮阳、遂平、武街、始兴、第五、真仇六县,合九县置狄道郡,治狄道

南安郡獂道县3獂道县、新兴县、中陶县

天水郡冀县6上邽县、冀县、始昌县、新阳县、显新县、成纪县

略阳郡临渭县4临渭县、平襄县、略阳县、清水县

泰始年间改广魏郡为略阳郡

武都郡下辩县5下辩县、河池县、沮县、武都县、故道县

阴平郡阴平县2阴平县、平广县

“平广”:《宋书?州郡志》:“平武,蜀立,本曰广武,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梁州州治沔阳

南郑魏景元四年(263年),析益州北部置梁州,治沔阳;晋太康三年(282年)徙治南郑

汉中郡南郑县8南郑县、蒲池县、褒中县、沔阳县、成固县、西乡县、黄金县、兴道县

梓潼郡梓潼县8梓潼县、涪城县、武连县、黄安县、汉德县、晋寿县、剑阁县、白水县

晋改汉寿县为晋寿县

广汉郡广汉县3广汉县、德阳县、五城县

新都郡雒县4雒县、什方县、绵竹县、新都县

泰始二年(266年),析广汉郡置新都郡

太康六年(285年),省新都郡入广汉郡

涪陵郡汉复县5汉复县、涪陵县、汉平县、汉葭县、万宁县

巴郡江州县4江州县、垫江县、临江县、枳县

巴西郡阆中县9阆中县、西充国县、苍溪县、岐惬县、南充国县、汉昌县、宕渠县、安汉县、平州县

元康六年(296年),析巴西郡置宕渠郡,辖宕渠、汉昌、宣汉三县,治宕渠

巴东郡鱼复县3鱼复县、朐?县、南浦县

益州州治成都

蜀郡(成都国)成都县6成都县、广都县、繁县、江原县、临邛县、郫县

太康十年(289年),改蜀郡置成都国,后复为蜀郡

犍为郡武阳县5武阳县、南安县、僰道县、资中县、牛鞞县

汶山郡汶山县8汶山县、升迁县、都安县、广阳县、兴乐县、平康县、蚕陵县、广柔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