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繁体版 简体版
新笔趣阁 > 天下入梦来 > 016、《秦氏玉牒》

016、《秦氏玉牒》

笔趣阁 最快更新天下入梦来 !

宗室的最高领导必然还是我们的大秦皇帝陛下本人,管理部门叫做宗人府。宗人府的长官是大宗正,一般由年长的亲王担任或者兼任。现任大宗正是高皇帝之子现年125岁的赵王秦仑,副手叫做宗人经历,一般由宗室郡王担任。

宗人府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册,按时编纂玉牒,记录宗室子女嫡庶、名字、封爵、生死时间、婚嫁、谥号、安葬的事。凡是宗室陈述请求,替他们向皇帝报告(帝子帝姬没有奉诏,一般是不得入宫觐见的),引进宗室中的贤才能人,记录罪责过失。同时规范宗室子弟日常行为,当然管理的尺度一般是由大宗正掌握的。所以大宗正一直以来是亲王帝子以外另一个在朝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宗室。

宗室的存在究其根本的意义就在于为皇室屏藩。这是孝文皇帝定下的宗室构成机制所决定的,与皇帝血缘越近的宗室,得到的地位越高,形成了一个权力金字塔。宗室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就必须让皇室的利益最大。

当然在这个金字塔顶峰是大秦皇帝。

第二层就是是一字亲王。一字封号,大多取自春秋时期的诸侯强国。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力排名也和现在亲王的尊贵程度有一定关系。由此观之,秦川的吴王相比越王、韩王、简王,在封号上还是更胜一筹的。由于,大秦王朝国号的原因,不会把“秦王”封出去。又考虑到,和大齐王朝及大宋王朝的外交关系,所以也没有把“齐王”、“宋王”封出去。同样,在其他两国也不存在“秦王”、“齐王”、“宋王”的。但还是会有“梁王”、“燕王”、“代王”……。于是在自己国内他们是“梁王”、“燕王”、“代王”,在国际场合他们就成了“大秦梁王”、“大秦燕王”、“大秦代王”或者前面冠以大齐、大宋。

这封号并不意味着封地是在春秋时期的那个诸侯国的地盘,只是一个实力的尊号。

第三层就是二字亲王,比如第五帝子海陵王,第六帝子扶风王。(帝姬如果获封公主宗室地位等同于二字亲王,比如大秦皇帝的亲姐姐馆陶公主。)

第四层就是郡王,比如赵王的儿子,大秦皇帝的堂兄琅琊郡王。(郡主与郡王地位相当)

按《秦法》来说,以上宗室都是超品贵族,也就是地位在朝廷一品重臣之上。不过事实上,没有人会认为一个郡王的地位会可以和朝臣领袖的太师太傅相提并论。如果硬要用朝廷的品级来衡量宗室的话,估计只有一字亲王能和朝中一品相若。然无论怎么说,超品贵族还是地位很超然的,至少,就明面上的俸禄而言,郡王是超过三公、三少的。只是,谁都知道朝中重臣并不单靠俸禄活着。

这里简单看看几个主要宗室成员在《秦氏玉牒》上的记录:

太祖高皇帝秦备(剑元350年——剑元430年,享年80岁)在位时间剑元400年——剑元430年。

殇皇帝(太祖高皇帝之子)秦彬(剑元415年——剑元440年,享年25岁)在位时间剑元430年——剑元440年。

孝文皇帝(太祖高皇帝之子)秦轩(剑元377年——剑元490年,享年113岁)在位时间剑元440年——剑元490年。

皇帝(孝文皇帝之子)秦景(剑元453年——至今),在位时间剑元490年——至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